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2-08-12 16:09:00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尾巴,授权转载发布。
自带社交基因的占星术,走进大众生活?
近日,交友 App「Bumble」在美国上线了周更占星版“占星星期二”,用户将在应用内看到针对不同星座的约会指导、星盘解读等占星知识。「Bumble」,这个全美第二大的约会交友 App 正积极地将占星相关内容纳入应用,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在今天,占星文化正在默默渗透到一些人的生活中。
自带社交基因的占星术,走进大众生活?1930年英国《星期日快报》上首次出现了占星术专栏,该专栏是在当时股市崩盘的背景下被委托制作,以此安抚人们的不安情绪;时间快进到2020年,在新冠疫情蔓延带来的不确定中,占星术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Google Trend 的数据显示,“astrology”(占星术)的搜索量在2020年达到了过去5年的峰值。但当我把数据拉到现在的时候,又看到占星术的搜索量逐渐回归正常。
过去5年,astrology 在美国的搜索热度 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
从这个角度来看,占星在历史中总会找到自己破圈的时间,但并非一个大众事务,而是集中于部分人群中的话题。即便如此,一些以年轻人为目标受众的 App 们,显然也不想放过每一个可能抓住目标用户的机会,如 Bumble,其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星座自带的社交基因。
所谓社交基因,指的是占星具有聚集流量的作用。在 Instagram 上,一批以十二星座的个性特质为灵感制作梗图的账号就颇受年轻人喜爱,传播广泛;Maren Altman 作为 TikTok 上占星文化的代表性博主之一,起初也是用占星术阐释人际交往等常见话题(比如,天蝎座和双子座是否适合恋爱)引流,此后则是拓展到预测时事甚至是虚拟货币的议题来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今坐拥百万粉丝……在占星术貌似成为了“流量密码”的这几年,已经有不少厂商在这一方向上做出了探索。
TikTok 上坐拥百万粉丝的占星博主 Maren Altman
星座+社交的 N 种可能“星座+交友”这条路径上大致出现三个方向上的分野: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以及兴趣社区。
Co–StarPersonalized Astrology(以下简称 Co–Star)是熟人社交这一派的代表产品之一,其实说是熟人社交,细究的话,这款产品更多是利于人们对于已经与自身建立社交关系的人的性格匹配的好奇心。去年四月,Co–Star 拿到150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之际,它同时向外界宣布 Co–Star 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2000万次。
Co–Star 应用商店海报
Co–Star 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基于个人星盘为用户提供的定制化分析。所谓星盘,是个体出生时天空中星体排列位置的图像,Co–Star 可以通过用户出生时间(没错是时间、不是日期)、出生地等信息自动推算星盘。核心功能之二是“Friends”好友功能,支持用户通过应用内搜索、通讯录添加、Facebook 添加、填写好友出生信息四种方式添加朋友。成为好友之后,用户将可查看好友的星盘信息,同时 Co–Star 将提供双方星盘的匹配度的解析等信息。
Co–Star 主页;“Friends”页
因为涉及他人信息,在 Co–Star 中添加好友需要对方接受方能生效。而填写好友出生信息的方式需要付费才能解锁,单次添加的价格是3美元。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该项功能也是用户购买频率最高的内购项目。但累积了大量用户的 Co-Star,在社交相关功能的设计上依旧非常克制。在成为好友之前,用户看不到对方账号名之外的任何信息,成为好友之后,功能也止步于双方的星盘分析。因而,虽然 App 里都是熟人关系,但是 App 依然止步于“工具层面”。
对比 Co–Star 的克制,着眼兴趣社区这一派的占星术 App,则选择了不遗余力地在功能上做加法。欧美市场中,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一款名为 Nebula: Horoscope & Astrology(以下简称:Nebula)的产品,在美国 iOS 生活方式免费榜上也是下载量仅次于 Co–Star 的占星术 App。Nebula 在个人星盘分析与好友功能之外,增添了占卜师咨询、社区等功能,整体功能设计上可以横向对照国内的“测测”。在 Nebula 的社区功能中,一共设计“Feed”(用户自发贴文)、“Topics”(官方设定话题,用户讨论)、“Direct”(私信)、“Room”(匿名文字聊天室)四个板块。笔者简单观察下来,社区中相当比例的内容都与占星术都没有直接关系,但依旧拥有着很高的讨论度。
近3万条回复和超7万个点赞 “你喜欢 TikTok 吗”话题下收获了
陌生人社交这边,在欧美市场也曾出现过多款打着“星座配对”旗号为交友的 App,不过几乎都是昙花一现。从2017年上线的 NUiT、到后来的 Stars Align 等等,当以“Astrology Dating APP”为关键词在 Google 搜索时能找到类似的 App 不下10款。但在产品形态打不出太大差异的情况下,它们在下载数据和营收数据上均表现得非常惨淡。
不难发现,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再到兴趣社区,这些年在“星座+交友”这条赛道上称得上是十分热闹。虽然涌现的产品不少,还有的拿到了融资,但成绩上看,星座交友似乎还停留在“圈地自萌”的阶段,与主流的社交产品中仍存在着不小差距。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它们中间,做兴趣社区的 Nebula 是营收表现较好的一款产品,双端流水大致在50万美元这个量级。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包含星盘详细解读和去除广告等功能的高级订阅服务,以及应用内占星师的付费咨询成为了 Nebula 用户购买次数最多的内购项目,社交相关功能在内购方面贡献有限。
另一边的 Co–Star 前前后后也拿了两轮融资了,暂时也未见其在社交上做更多的探索;又或是专门做“星座配对”交友这一派,至今还没有产品跑出……这一切或许也侧面说明了,现阶段,社交于之占星术 App 更像是“锦上添花”,而从0-1做“星座+交友”确实是困难重重。
和所有的交友 App 一样,做“星座配对”交友 App 的难点实际上是在于启动阶段,仅是“星座配对”概念往往无法为这些 App 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初始用户,而人气低迷、营收乏力又会让这批产品陷入到了“死循环”中。但这里面也非全无逃逸的可能性。星座和交友背后似乎总有着某种天然连接,而产品需要找到的是衔接两者的正确姿势。
The Pattern和 Bumble,貌似殊途同归The Pattern 是一款发布于2017年的占星术 App,它早期的功能和 Co–Star 大致类似,包含 Your Pattern(个人星盘解读)和 Bonds(两人星盘匹配度解析)两大核心功能。转变发生在2021年5月,在 The Pattern 用户总量突破1500万大关之际,它宣布推出了名为 Connect 的匹配交友功能。
创始人 Lisa Donovan 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用户从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要求这项功能,但我很犹豫要不要这样做,因为我不希望我们被归类为约会应用程序。”The Pattern 的匹配交友功能在这款应用上线4年之后方才推出,虽然时间不赶早,但是1500万的用户基数支撑,让这一转型也变得更具成功的可能性。
在 The Pattern 中,将用户间的匹配度由高到低划分为了 Soulmate, Extraordinary, Powerful, Meaningful, Complex, Delicate 和 Challenge 六个类别,在 Connect 功能下,用户可以随时查阅配对用户的匹配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双方要开始交流。“不管你是否相信应用提供的匹配信息,但关于星座见解本身就能引发有趣的对话了。”用户 Lisa Holden 在一篇分享博客里写道。
讨论到这,The Pattern 添加匹配交友功能和 Bumble 上线占星版块,貌似呈现出了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首先,二者都拥有相当的用户基数。其次,两个产品确实在自身用户的行为上发现了需求。The Patter 而言,他们发现,在2020年,应用内原本提供的帮助用户分析与他人星座匹配度的功能打开率增长了150%,能感受到用户对于建立深度关系的迫切需求。而 Bumble 一边,在上线“占星星期二”之前,Bumble 的用户已经可以在个人资料页了解匹配对象的星座信息,而且据 Bumble 官方统计,在美国大约78% 的活跃用户会使用这项功能。
不过,二者在产品形态上依旧差异明显,所谓术业有专供,占星术内容和约会交友分别构筑起了 The Pattern 和 Bumble 的护城河。像是付费点的设置上二者就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区别于传统约会交友的应用围绕“提升曝光度”设置付费点,The Pattern 的匹配交友更强调基于星盘匹配的深度交流,付费点落在了双方星盘的深度解析上,用户本质上还是在为占星术知识付费,这也才是 The Pattern 所擅长并且能打出差异化的地方。
不过不能忽视的现实是,The Pattern 相比同类产品或许又前进了一步,但对比 Bumble 目前也只是“小打小闹”。
6月 The Pattern 双端流水|图源:Sensor Tower
结语「Bumble」上线占卜版块,也偶然让我们窥见了各家厂商在“星座+交友”这条赛道上的探索。在用户侧,占星术到底是否“科学”或许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占星术的心态大概如下面这则贴文所言,“我并不在乎占星术是不是真的。它很有趣,这要重要得多。”
在厂商这一侧,上一批扑街的“星座匹配”交友 App 已经证明了星座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引流或者社交破冰的方式。从现有的产品的情况来看,相信占星的用户显然不是大众、但同时又是一群有粘性愿意付费的人,因而我们可以看到The Pattern 探索交友的成功,因为它是基于产品先聚集了目标受众,从而为他们提供一项新的附加值服务。而当一个 Dating App 想要用占星作为流量密码,但在产品中又只能提供浅层的交友服务的时候,占星就不再是万能钥匙。
“超萌捏脸”走红,揭露元宇宙商业应用的三个关键点
游戏动态
下载
大冤种Adobe,花200亿就买了个网页应用
游戏动态
下载
iPhone 14 Pro灵动岛的出现让使用自定义应用程序的图标不再令人讨厌
游戏动态
下载
微软将Windows 11上运行Android应用的功能带入更多国家和地区
游戏动态
下载
苹果将俄罗斯的社交网络VKontakte从应用商店中删除
游戏动态
下载
开发商正在放弃Android应用,用户可能面临风险
游戏动态
下载
俄罗斯监管机构要求苹果就将VK应用从App Store下架一事作出答复
游戏动态
下载
iOS 16.1 Beta 3支持在安装应用后预载应用内内容 方便即开即用
游戏动态
下载